教育课改新闻 Education News
立即加入中昊 CONTACT

北京部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75号鼎均大厦2层228室

南京分院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888号景枫你山273-101室

电      话:025-85282262

QQ客服:      

联络邮箱: jsmxkc@126.com

中昊直播间:

研究院订阅号

南京分院订阅号

研究院服务号

>>教育课改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教育课改新闻

教育需要仪式感,但仅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远远不够!

发布日期:2019/1/30 8:53:19 | 访问次数:3738 | 作者:网站管理员 | 来源:网络

每逢开学季,“开学第一课”已经成为各级学校,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一次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,与时俱进的鲜明主题,加以庄重严肃的仪式感,让“开学第一课”已然成为每个新学年开启希望和理想的一个序幕。


与“开学第一课”相呼应的,是每年毕业季那五彩缤纷的“毕业典礼”,师生们精心策划,家长们荣耀出席,校长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,集全部智慧情感于一辞,或激励、或劝勉、或反思、或展望,金句连篇,诗意勃发,令与会者无不兴奋动容。这“最后一课”的华美篇章,也业已变成媒体竞相渲染的热点。


仪式是一种典礼的程序和形式。培养人的仪式感,能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尊重,对成长的敬惜。一场经典的仪式,常常就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情感的升华,一个继往开来的契机的催化。如今学校重视、讲究开学“第一课”、毕业“最后一课”的气氛和仪式,当然是一件好事。抓住教育过程中关键的时刻,进行因时因地制宜的激励教育,特别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别开生面,势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,也自然会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。


但是,好的教育不仅仅是开头和结尾。犹如一出大戏,如果主要的剧情和表现手段味同嚼蜡,乏善可陈,那么即使你有生动的开场和精彩的压轴,也难以获得由衷的喝彩和长远的回味。


因此,在为生动的“开学第一课”和精彩的“毕业典礼”点赞的同时,笔者更关心学校的日常教育能不能也不断完善,变得越来越入眼、入耳、入脑、入心呢?我们的校长平日里能不能也像毕业典礼上一样平易近人、风趣幽默?我们的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能不能也像开学第一课那样精心设计、丝丝入扣?因为仪式感的内化,还需靠更精细的日常教育来提振,才能真正让典礼仪式成为青少年人生里程中不可或缺的加油站。


每当听到校长们、教师们在毕业典礼上的精彩演讲和致辞,笔者就庆幸学生们能遇到这样才华横溢的师长真是好福气;然而也会有点遗憾:这样可敬可亲的校长,在长达一学期(甚至三四学年)的校园生活中,学生有缘能见到几次?这样入耳入心的讲话,为什么在平时的课堂上、教育中就不容易听到呢?


当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说过:“校长办公室应设在学生集中的地方。”他公务繁忙,但还是经常到学生中去,给他们上课,和他们聊天,在南开学生未满千人之前,他甚至能叫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名字。不管今天的校长每天要应付多少非教育的事情,笔者认为一个真正称职的校长,无论日常多忙,学生和教师永远应该是他最亲近的人。


记得早年采访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开轩时,他说到在上海中学的学习时光,“听唐秀颖老师(当年的数学特级教师,后任上海中学校长)上课,学生根本开不了小差,因为你的思路已被她的精彩教学内容和生动教学方法紧紧吸引,不由自主地跟随她学完每一节课程”。类似的细节,类似的感受,应该是许多过来人的记忆。师恩难忘,母校难忘,这些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,恐怕会比某些华美的仪式更让学子刻骨铭心吧!


在社群流行娱乐至上、游戏人生的当下,重视、讲究教育过程中的规定仪式,培养青少年庄重的仪式感是非常必要的,但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勇气,懂得人生奋斗的价值和意义,光靠精彩的开头和结尾是远远不够的。




>>网友评论
>>相关资讯


工作时间:8:30 - 17:30(周一至周五)

联系人:肖老师    

联系电话:18612801868


13951652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