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 News
立即加入中昊 CONTACT

北京部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75号鼎均大厦2层228室

南京分院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888号景枫你山273-101室

电      话:025-85282262

QQ客服:      

联络邮箱: jsmxkc@126.com

中昊直播间:

研究院订阅号

南京分院订阅号

研究院服务号

>>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
发现肤浅的学

发布日期:2013/10/14 15:15:03 | 访问次数:2303 | 作者:网站管理员 | 来源:中国教育网
展示课是暴露的课,是检验学的效果的课。下面是同一位老师上的两个班的课,同样的内容和要求,哪些学生凭借灵活、语言形式的生动华丽来掩盖思维的苍白,哪些学生凭借基础不错,通过滔滔不绝、引经据典来掩盖预习的肤浅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,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同时,还要发现隐性的偏离,这考量着教师对学习本质的认识。

“循环大课堂”没有预习课,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老师引领预习,当天第七节课后学生就可以离校了,第二天回来上课就是全班大展示。教师主要在展示环节甄别学生自学是否充分并及时调整引导策略,这是防止课堂表面现代化而暗地里死记硬背的关键。

判断自学效果,首先看学生进入展示阶段是否处于激发状态:目光如炬、声音高亢、胸有成竹等。准备充分时,展示欲就会战胜羞怯而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。其次观察学生表述问题的逻辑性、条理性以及论据的丰富性。当然,是发自肺腑还是鹦鹉学舌还有赖于师者的火眼金睛、巧妙追问来判断、甄别。

判断自学效果,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被表象迷惑,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。学习《我有一个梦想》一文时,教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了“你赞同马丁·路德·金的非暴力抵抗策略吗?为什么?”一题。以下两则教学片断分别是在高一年级五班和六班展示时的状况。

五班片断

生一:我认为,非暴力抵抗有时候是软弱的,并不是所有的当权派都会在游行和叫嚷声中把权力交出来,中国革命的胜利本来就是一个暴力流血的过程。

生二:我还是支持暴力抵抗。(他一脸严肃,班内一片哗然。师笑:连你也支持暴力呀,你可是我们班最儒雅的男生啊)鲁迅先生有句话,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!数百年的种族歧视不会因为几场游行而得到改变。(掌声响起)就如我们学过的刘和珍们,面对段政府竟然去“徒手”请愿,结果还不是无辜丧命?

生三:暴力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,但确实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法!(师:他是从效率角度来考虑的)当时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党本也想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,但七月事变却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幻想,所以最后不得不发动十月革命来夺取政权。

师:说得有理有据,有支持非暴力抵抗的吗?

生四:我支持非暴力!(他平日里是个调皮捣蛋的“坏”学生,闻听他的“正义之词”,班内一片嘘声)如果采用暴力手段就会激化黑人和白人之间的仇恨。

师(打抱不平):嘘什么!他说得没有道理吗?(“有道理!”同学们忙夸张地频频点头,仍旧是满脸“坏”笑)

生五:我觉得还是暴力手段好。(师笑:这个观点跟你的气质特点很相符,众生笑)一句话,暴力不是万能的,但,没有暴力是万万不能的!(众生大笑,鼓掌)

六班片断

生一:我们组的观点是支持非暴力。

我在这里先问大家几个问题:马丁·路德·金失败了吗?他用生命实现的主张失败了吗?是软弱的吗?是无效的吗?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去纪念他,去学习他的一篇演讲,这就足以证明一个事实——他是成功的!他的演说是成功的!他的主张是成功的!

我想起了一句话“只杀身体不杀灵魂的,我们不需要怕他们;而能够把身体和灵魂一起埋在地下的,才是我们需要怕的”,灵魂才是最重要的,肉体的失去无法磨灭灵魂的永恒!

生二:对于暴力,人们都反对,我注重的是在特殊情况下该不该使用暴力,因为我觉得如果使用暴力的话,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,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感想吗?

生三:我认为非暴力的效果是很显著的,尽管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。

我记得在19世纪的时候,哈佛大学的几个白人学生因为学校录取了几个黑人学生,便闹着要退学。然后到了20世纪中期,已经有很多黑人进入了上层社会。现在就拿NBA(美国职业篮球联赛)而言,NBA就是黑人的舞台,不管是白人、黑人都很崇拜他们,所以我认为非暴力的效果是很显著的。请记住这样一句话,“文化的、思想的征服是最长久的”。(热烈掌声)

生四:我认为采用暴力手段是非常不正确的。战争是由仇恨引起的,战争不但不能获得永久的和平,还会加深人们内心的积恨。虽然短时间内人们感觉是和平的,但是人们精神的伤害是不能够弥补的。

我记得有一个故事,一个父亲让一个小孩发怒的时候将一颗钉子砸在椅子上,然后等情绪平静的时候再拔出来,但是拔出这个钉子之后,这个木椅上还是留下了一个孔洞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战争给人心灵上的伤害是非常大的,也是无法弥补的,如果用非暴力手段和平解决的话,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伤害而且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。

生五:沉默并不代表真的软弱,他是用一种更为隐忍与坚韧的耐力去对不公平进行抗争。

课例分析

五班片断乍看上去很热闹,但除了生二,其余学生有的(如生一、生五)是靠着脑瓜灵活、语言形式的生动、华丽来掩盖思维的苍白,有的(如生三)则凭借基础不错,通过滔滔不绝、引经据典来掩盖预习的肤浅。相比之下,六班片断中学生的思维显然深刻得多。

教师对自学效果做出准确的判断要靠慧眼,更要靠一颗慧心。以上三种情况只要出现,教师除了考虑引领自学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,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高效课堂价值追求的再教育,引导学生不做欺骗自己的事,让学习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
教师必须明白,学习是一种主体性行为,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,其余的一切,不管是教师的教,还是同学间的对学、群学,包括展示、交流、对抗、质疑等,都不过是学习外在条件的优化,目的是让学习的主体性行为更加高效。主体性是学生具有的自我规划、自我管理、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性,在学习的本质表现上就是思维的独立性。传统课堂,学生依赖教师、依赖教材,是主体性的严重缺失。高效课堂强调学生主体的回归,遵循人的认知规律,就应该从形式上防止学生主体的再度缺失,从本质上防止学生出现对对子、形式、材料的依赖,确保学生以主动的、独立的姿态,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。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前、课中、课后的学习过程中,对这样的学习本质要有充分的认识,才会避免用另一种方式剥夺学生的自主发展权利,确保学习主体的回归,从而保证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。

(作者系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 李平 冯超)

郭瑞编后:

本期开始,“走出新课堂误区”系列选题,从课堂教学现象入手,剖析问题要害,纠正“走样”观念和做法,重塑课堂正能量。观察员站在“以学论教”的立场,从学生的表现中,发现教与学误区的蛛丝马迹。观点供应方围绕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方案,于春祥老师一改专栏作者的身份,以指导专家的新貌助阵《问道》栏目,他的观点来自现象又高于现象,以更宏观、更全面的视角立意课堂之规,我们希望在“三人行”中传递角度多元化、观点层次化的逻辑效果。

独学的缺位,很容易诱发群学狂躁症,动起来的课堂,存在严重的低效隐患。更不乐观的影响是学生凭借语言的华丽掩盖思维的苍白,凭借基础的不错掩盖预习的肤浅,值得老师们警惕。没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,不是“新学生”;不能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转型的课改,不是真课改;由教师依赖变成伙伴依赖的课堂,不是新课堂。

课堂学习是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,学会不会的。但前提是,只有当学习个体有深入的学习体验,获得私人判断和观点时,才会提出问题,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学习,生生互动,师生互动,创新质疑,这是通往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。学生的思维是否主动、活跃,是否真实地反映学习过程和结果,是判断学生学习状态的基本指标,而指标的达成根植于个体独立、深入思考的程度。做到这点,实现新课堂描述的学生身动、心动、神动的境界便不再远。

>>网友评论
>>相关资讯


工作时间:8:30 - 17:30(周一至周五)

联系人:肖老师    

联系电话:18612801868


13951652111